一 、節能技改不是一勞永逸
節能技改,顧名思義,即為節能技術改造。很多企業在能源管理方面,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里不行改哪里,并沒有全面系統的去實施能源管理的工作,領導覺得只要更換老舊設備,進行節能技改就可以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其實不然,節能技改做得再好,設備再先進,節能降耗的工作也不一定就會跟著好。舉個例子,節能技改可以引進先進的設備,但無法改變員工的工作狀態,即使發現了設備的損壞或跑漏滴冒等細節,也可能不會及時上報進行保養維修或更換。由此可見,能源管理不是簡單的換設備。
二、節能技改要與能源管理系統相結合
我國能源管理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通過督促用能單位安裝計量儀表,到逐步進行淘汰高耗能設備的節能技術改造,再到最近的鼓勵企業建設能源管理體系,整體全面的、常態化的管理節能工作越來越得到重視。于是,只要安裝能耗采集設備,就能隨時反映企業能源利用狀況的能源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隨著互聯網和發數據技術的發展,企業通過建設能源管理系統來為企業進行能源決策成為了可能。很多企業都有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等,與人力、現金流一樣,能源也是企業的生產要素之一,為什么就不能建設管理系統?然而,目前來看,只有少部分企業充分利用了能源管理系統,將能源管理提升到同人力資源管理、庫存管理、財務管理、供應鏈管理等相同的高度,真正實現了能源的數字化、精細化管理。
三、能源管理系統的意義
傳統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決了“誰”、“做什么”的問題,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運行績效),主要由任職者主觀意愿來決定。通過能源管理系統能將節能效果數字化,有利于節能目標分解落實和考核,大大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以市場上的華立能云管理系統為例,該系統由華立集團-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系統能根據安裝的智能終端,24小時進行能源數據自動采集、集中監測,全面掌握企業的能源消耗數據,其價值體現如下:
1、能耗記錄、監測,無需人工巡檢系統按照設定的采集頻率實時讀取所有設備的用能狀況,有助于建立客觀能源消耗評價體系,為管理人員進行能源利用診斷、節能控制、節能潛力分析、節能效果驗證等提供基礎。建立單個設備的管理檔案,維護和維修方便;提供各項數據,對節能效果進行科學合理評價,并提出針對性改善建議。
2、能耗可視化,提升決策效率紛繁復雜的數據常常讓我們無所適從,而可視化能夠通過視覺的方式讓數字易于理解。系統通過各種圖形展示方式將大量能源數據可視化,讓管理者能更加直觀地了解能源使用情況,真正做到實時監控、實時統計、實時分析,極大提升決策效率。
3、加快系統的故障處理,提高對全廠性能源事故的反應能力監測系統在每次采集數據都會進行自檢,分析系統內及配電網絡故障,及時發出預警,督促管理人員及時處理。
4、為進一步對能源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加工和處理提供條件可以通過對大量歷史數據的歸檔和管理,為進一步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處理創造條件。